适逢2015年院士大会,中宣部、中国工程院近期开始对18位院士的先进事迹进行重点宣传报道,以弘扬院士们求实创新、攻坚克难、敬业奉献的科学精神。中南大学何继善院士是18位被重点宣传的院士之一。6月7日起,《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推出重点报道,讲述何继善院士为地球“把脉”的科研历程、科普育人的大家情怀、科技强国的家国梦想。本网汇集多家媒体报道,与广大师生一同分享。(来源:中南大学)
让祖国地质科学走在世界前列
1986年3月,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讲台上,何继善用流利的英语,向各国专家介绍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新方法——“双频激电法”。这是他潜心研究20余年的成果。
“请问,您的‘双频激电法’的根据是什么?”台下一位银发老者突然发问。
何继善平静回答道:“如果有两个人,高矮只差1毫米,要确认他们的高度,最好的办法是在同一地方用同一把尺子测量。‘双频激电法’正是根据这一原理,将两种频率的电流同时输入地下,同时测量它们形成的电位、振幅。这样,不同矿产与岩石就鉴别出来了。”
演讲不时被提问打断。对这些提问,何继善以严密和流利的答辩,赢得阵阵掌声。演讲结束时,他发现讲台上放着一个信封,里面是一张名片和一页信纸。名片上印着“亚利桑那大学教授维特”,信纸上列着一长串专业论文题目,并附有一段话:“教授,如果您愿意,我可将论文全部提供给您。”
事后他才知道,那位在课堂上提问的银发学者,正是世界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维特教授。
在后来的交谈中,维特教授对何继善说:“您的论文对我启发太大了。我们落后了。中国在这方面已超过了我们。”听到这番话,何继善的眼眶湿润了。他一直盼望的,就是祖国的地质科学走在世界前列!
热衷科普的顶级科学家
“做一件事,我就尽量要把它做到更好。”何继善这样总结自己的处世哲学。
身为教育工作者,何继善数十年如一日恪守着他的职责。“几十年来,不管是当助教还是院士,所有的课,几乎都由他自己来备课、讲授。最辛苦的时候,每天从上午的第一节一直上到下午的最后一节。”柳建新说。
作为国内唯一一个连任三届的省科协主席,何继善还热衷于给孩子们上科普课。“站在国际科技最前沿的院士,来讲授‘小儿科’的基础科学知识,是不是太‘大材小用’了?”面对这样的问题,何继善总是说,“孩子们就是一张白纸,祖国的未来掌握在他们手中。我现在做的,只要能为孩子们带来一点点好的影响,哪怕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今年“六一”前夕,老人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书写了100幅内容各不相同的励志名言书法作品,送到100名中小学生手中。此外,何继善还在电脑前一张一张图片、一段一段文字仔细编排,制作出了精美的科普讲座PPT,“我讲课的东西从不让别人帮忙,因为只有自己做的才能讲得得心应手”。
“科普大家”何继善如今已经跑遍湖南14个市州,为中学生等做各种科普报告200多场,听众达20多万人次。不仅如此,他还把科普报告的课堂“搬”到了北京、甘肃、黑龙江,乃至国外。
为了做科普报告,何继善花6万多元购买了多媒体设备,自己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有一次左脚严重骨折,他叫人把他背上飞机、抬去现场,只为完成一次科普报告。在脚伤住院的近两个月时间里,除参加科协活动外,他还先后做了6场科普报告。“何院士一条腿用石膏固定着不能弯,坐不下来,这几场报告,他都是用一条腿站着讲完的。”柳建新说。
做报告时,看到学生们挤满教室,趴满窗口的情形,何继善内心就会感到无比的快乐,也深觉为祖国培养青年学子的责任重大。
“只有把接班人培养好了,国家才有未来。”何继善说。
从矿工队伍里走出来的科学家
1934年9月,何继善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市大围山脚下一个叫桥亭的小山村。1952年,由于家庭贫困,何继善高中没念完就失学了。他进入湖南省茶陵县的一个钨矿工作。由于亲身体验到爬坑道取砂样的困苦,他立志要寻找一条勘探地下宝藏的新途径,从此,他与勘探矿产结下了不解之缘。
何继善强烈渴望能接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开始自学,先后读完了初中、高中的所有课本,还自学了大学普通化学和分析化学。
那时候,矿上没有电,只能点电石灯,电石灯就是利用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点燃以后乙炔燃烧发光。由于电石中往往含有杂质,导致产生的乙炔气体不纯,臭气难闻。每次下矿之后,何继善就在这臭气难闻的环境中埋头苦读,常常被熏得眼泪直流。
在这个过程中,何继善发现了一些新的分析方法和改进办法,并于1954年,在《化学通报》上发表了一篇名叫《改进启普式气体装置》的小论文,这是他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1956年,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何继善依靠自学,考上了长春地质学院。刚进大学,何继善成绩并不咋样,俄语更是从未学过,唯独化学获得“免修”,他利用化学课的时间恶补俄语和其他课程,4年后,他成为全年级唯一各科全优的学生。
经济日报:执着创新六十载——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何继善
创新就是发现“真问题”
谈起一生科研体会,何继善说,科研必须创新,而创新最关键的是善于提出“真问题”,其次,要去掉浮躁,真正去解决问题。
“只要留心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到处都能有创新。”何院士说,他的创新“大法”,就是习惯于在产业一线、野外生产中发现需求、发现问题,然后思索是否有解决办法?再去查前沿资料,看看别人有没有做过。如果别人做过了,就借鉴;如果没有做过,自己就大胆去试。突破了,就是创新!
了解何继善的人都说,创新已经深入到他骨髓里了,想到什么就要去做。何继善有无数的发明,但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先立项,要先向国家申请科研经费。“堤坝管涌渗漏探测仪”就是他自费弄出来的发明。
1998年,身在巴西学术访问的何继善,在电视上看到国内洪水肆虐,心痛不已。溃堤是汛期的最大灾害,而管涌是导致溃堤的“第一杀手”。当时在国内,管涌探测几乎全靠人工拉网式巡查或派潜水员水下摸探,深水处的管涌无法查找。何继善深锁眉头:“回去我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
回国后,经过反复的探索、实验,灵感的火花再一次在何继善脑中闪现。他根据电流场和水流场的相似性,创立了高分辨率检测堤坝管涌渗漏入水口的“流场法”,并由此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堤坝管涌渗漏探测仪”。此后,这套仪器在全国准确测定了上百处江堤管涌和20多个水库大坝渗漏点。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利用这种仪器,成功探测了四川德阳市的继光水库等3座高危险情水库9个渗漏进水口,为大坝除险发挥了重要作用。“堤坝管涌渗漏检测仪”2005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重点产业化支持项目,目前已装备了中国主要省份的水利技术单位和防汛管理部门,为病险水库隐患探测和汛期堤坝查险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和科学抢险决策依据。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近几年,何继善又提出了广域电磁法、伪随机信号电法等大深度电法勘探,其探测深度深达地下五六公里,能用于探测分布于地下4公里以下的火山岩油藏等特殊岩性油藏,还能用以探测煤矿的地下水,以及采空区的分布,提前加以工程治理,能有效避免透水等事故的发生。
近年,何继善用广域电磁法对湖南丰富的页岩气资源进行探测,又赢得了“湖南页岩气之父”的称号。步入“80后”的何院士仍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霸蛮”的作风。69岁那年,何院士“聊发少年狂”,考了个驾照。现在每天4点半就起床,6点多开始写字,一天还要做科研四五个小时。何继善说,我国页岩气开发才刚刚起步,大有可为。他创新的目光,又转向了我国深层能源的开发。